夏雨阁唐诗网
位置: 唐诗网首页> 诗词名句>诗句赏析

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余粮,念此私自愧,尽日不能忘。

--出处: 白居易观刈麦
注释:

岁晏(suì yàn ) : 1.一年将尽的时候。 2.指人的暮年。语本《楚辞.九歌.山鬼》:“留灵修兮憺忘归,岁既晏兮孰华予!”

三百(sān bǎi ) : 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’”刑昺疏:“按今《毛诗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内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数。”后以“三百”指代

不能(bù néng ) : 1.不可能不能够。 2.不允许,不可以。 3.不至于。(1) 不可能;不能够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.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不能理解不能生育不能实现(2) 〈方〉不允许,不可以不能不谈

余粮(yú liáng ) : 指吃和用以外馀下的粮食。 指吃和用以外剩余下的粮食

吏禄(lì lù ) : 1.官吏的俸禄。 2.指吏禄制度。 3.官吏的禄位。

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余粮,念此私自愧,尽日不能忘。的上一句
诗句'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余粮,念此私自愧,尽日不能忘。'的作者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山西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 ► 白居易的诗
《观刈麦》介绍

这首诗叙事明白,结构自然,层次清楚,顺理成章。诗一开头,先交代背景,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,给正在割麦